健身卡危机凸显
三月,潮庭和圣力健身宣布停业,消费者卡里的余额难以取出,许多人不得不转向其他健身房。海口林女士手握健身卡,站在已关闭的潮庭健身洛杉矶城店楼下,表情满是无奈。自去年起,海口此类停业事件频发,消费者对健身卡的担忧日益加深。
投诉问题集中
记者调查海口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时发现,自去年四月以来,一年时间里,关于健身房的投诉已超过1200件。这些投诉涵盖了“逃跑”“退卡困难”“虚假广告”等问题。在此过程中,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,但他们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客人退卡现象
健身房课程暂停,导致设施利用率下降,口碑受损,许多长期学员尝试退卡或转投其他地方。这一现象表明,健身房的经营困境不仅影响了新客户,也使得老客户的忠诚度降低,对整个健身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。
预售卡经营模式
不少健身房在设施尚未全部完工、店铺尚未正式营业的情况下,就开始销售年度会员卡,以此来延长所谓的“盈利窗口期”,从而获取更多利润。即便会员转化率不理想、会员费提成有限,他们仍能通过私人教练的预售活动来提升收入。以海口的一些健身房为例,预售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。
店铺经营差异
2019年下半年,海口健身房纷纷出现经营困难,纷纷关门。而上半年,许多健身房都在积极预售会员卡。比如友谊阳光城的健身房预售成功,开业时间较长。但京华城的另一家健身房,因为年卡预售不佳,几个月后就选择了关闭止损。这充分说明了资金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性。
跑路前的套路
正常经营的健身房通常不会突然关门,但一些不良商家却有多种借口,比如声称设备需要“维修”而暂停营业。如果他们有分店,还会借此机会吸引顾客,并宣称可以“免费升级”。在逃之夭夭之前,他们还会趁机“捞一把”,出售超低价的年卡,价格低得让人难以置信,让消费者防不胜防。有些企业家在离开原公司后,仍选择跳槽至新公司继续谋利。以2019年7月为例,海垦路的“YO健身会所”在未正式营业前便开始售卖会员卡,结果因未开业而遭到顾客投诉。
在办理健身卡的过程中,大家是否遇到过让人不愉快的情况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的话,别忘了点赞和转发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eilizhangjiakou.com/html/tiyuwenda/98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