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骨堂专栏介绍
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直属医院,也就是一附院,在微信平台开设了“筋骨堂”这一专栏。这个专栏固定在每周四推出新内容。专栏中的文章都是由医院的骨科专家亲自执笔或者监督完成的。文章内容涵盖了骨科的多种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,既专业又实用,为众多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骨科健康咨询服务。
少儿运动膝前痛现状
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,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频率也在不断增加。但骨科门诊中,因剧烈运动引起的膝前痛患者中,儿童的比例显著增多。虽然运动对健康有好处,但这些孩子却因此遭受了膝前痛的折磨。
疾病基本知识
青少年时期,胫骨结节骨骺炎较为常见,尤其在12至14岁的男孩和10至13岁的女孩中更为频繁。这种病多因剧烈运动引起,如踢球、打篮球、蛙跳等,且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。此病症通常影响一侧,但约三成病例为双侧同时发作。
临床表现特征
膝盖在患病后会出现不适,尤其是在弯腰起立或对抗阻力伸直时,这种不适会加剧。然而,经过适当的休息,不适感会减轻,有时甚至完全消失。在检查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胫骨结节部位有肿胀,触摸时会有痛感,而且该区域的皮肤并未出现红肿发热的现象。
发病原因机制
儿童的胫骨顶端部分是软质的骨化点,前端看起来像舌头那样向下伸展。大约11岁左右,胫骨的凸起处开始变硬。及至16岁前后,胫骨顶端的骨化点和凸起处的骨化中心会合,形成胫骨结节。在儿童快速长高的阶段,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迅速发展,而髌韧带在胫骨顶端前上方连接的骨化点则承受着较大的拉力。跑步和跳跃等活动中,股四头肌持续牵拉髌韧带,过度拉扯尚未完全硬化的骨骼末端,这有可能引起无菌性炎症,随之可能造成肿胀和不适。
治疗方法措施
这种病有自愈特性,病程大概在2到3年。青春期过后,随着胫骨结节骨骺完全硬化,症状会自行消失。症状轻微的患者应避免激烈运动,并可在患处涂抹消炎止痛药。症状较重的患者,除了减少运动和用药外,还需使用支具固定4到6周,还可能接受封闭治疗。有些人在成年后运动时仍会感到不适,经过X光检查,发现体内有游离骨块的情况,这样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移除这些骨块。
你是否曾遇见过孩子在进行运动时,膝盖前方出现疼痛的现象?若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,不妨点赞支持,同时也推荐给更多的人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eilizhangjiakou.com/html/tiyuwenda/9897.html